新屋美食:必吃在地招牌與季節限定美味精選


這次的新屋美食探訪,我可是做足了功課,也帶著滿滿的胃袋去的。身為一個看到美食就走不動路的吃貨,桃園新屋這個濱海鄉鎮,一直是我口袋名單裡的寶藏。這裡的海鮮新鮮得沒話說,客家風味又紮實濃郁,再加上幾十年老店的手路菜,真的會讓人想一去再去。我這次就捨棄那些觀光客爆滿的點,專門鑽巷子、問在地人,挖出10樣我覺得不吃會後悔的新屋好味道,還整理了一些實用資訊,分享給同樣愛吃的你!

說到新屋美食,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海鮮!沒辦法,靠海就是這麼任性。永安漁港當然是重鎮,但其實新屋市區巷弄裡藏著的驚喜也不少。客家風情也是這裡的一大特色,那種鹹香下飯的滋味,絕對讓你白飯一碗接一碗。而且很多店都是開了幾十年的老字號,那種累積下來的功夫,真的不是新開的店能比的。這次我就把這些精華集結起來,讓大家少走冤枉路,直接吃到最道地的新屋美食

1. 永安漁港 – 現流海鮮(現炒)

名稱: 永安漁港現流海鮮熱炒 (我推薦找漁港邊的「阿嬤ㄟ店」或「永順」)

特色與亮點: 關鍵就在「現流」二字!漁船清晨捕獲的魚蝦蟹貝,中午就送到餐廳水族箱或攤位上。種類多到眼花撩亂,午仔魚、白鯧、花蟹、胭脂蝦、鳳螺… 應有盡有。點餐方式通常是直接到水族箱或攤位前「指點江山」,看著活跳跳的海產直接變成桌上佳餚,新鮮度爆表。推薦熱炒方式最能吃出海鮮的鮮甜原味。這絕對是體驗新屋美食海派豪爽的最佳代表。

推薦理由: 新鮮就是王道!價格相對親民(當然也要看當季魚種和大小),現點現做鑊氣十足。那種海味直衝腦門的感覺,離開海邊真的很難複製。

搭配建議: 炒一盤青菜(地瓜葉、水蓮都不錯)均衡一下。必點海鮮粥或炒麵當主食,湯汁精華都在裡面了。冰涼的啤酒或沙士是絕配!

推薦店家: 永安漁港觀光漁市內餐廳 (建議避開正門口最熱鬧那幾家,往裡面或旁邊走走,問問價格比較實在)。「阿嬤ㄟ店」口味家常穩定,「永順」師傅手藝好。

地址: 桃園市新屋區中山西路三段1165號 (永安漁港觀光漁市場內)

價格區間: 時價!建議點餐前先問清楚「兩」或「盤」的價格。熱炒類約 NT$200 – NT$450,魚類依時價 (一尾約 NT$300 – $1000+ 都有)。人多分享較划算。

必點菜單: 清蒸/鹽烤現流魚、沙茶炒蟹/蝦、炒海瓜子、蒜蓉鳳螺、海鮮炒麵/粥。

2. 新屋鵝肉 – 在地招牌

名稱: 信宏鵝肉老店

特色與亮點: 新屋養鵝出名,鵝肉自然是一絕。信宏是當地幾十年的老店,鵝肉講究熟度,肉質緊實不柴,皮與肉之間帶著恰到好處的油脂與凍,入口甘甜。他們家的煙燻鵝肉特別有名,帶著淡淡的煙燻香,風味獨特,是許多識途老馬的心頭好。這款新屋美食,堪稱肉食者的天堂。

推薦理由: 真正的老店滋味,鵝肉處理得非常好,沒有惱人的腥味。煙燻香氣迷人但不搶戲,完美襯托鵝肉的甜。份量實在,適合多人分享。沾上特製的鵝油醬油膏,更添風味。我個人覺得比很多連鎖鵝肉店好吃太多!

搭配建議: 點盤鵝胗、鵝腸或米血當小菜。一定要配他們家的乾麵或湯麵(湯頭很清甜)。燙青菜(淋鵝油)也是必點。

推薦店家: 信宏鵝肉老店(當地人強推的老字號)

地址: 桃園市新屋區中山路404號

價格區間: 鵝肉時價 (約 NT$350/份起),小菜 NT$50 – NT$150,麵飯類 NT$50 – NT$80。

必點菜單: 煙燻鵝肉(必試!)、白切鵝肉、鵝胗、鵝腸、乾麵/湯麵、燙青菜(淋鵝油)。

3. 客家悶筍 – 季節限定好滋味

名稱: 各家餐廳的客家燜筍 (特別推薦「范姜老屋群」附近的老客家菜館)

特色與亮點: 新屋是客家重鎮,這道菜將客家菜的「鹹、香、肥」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選用當季新鮮桂竹筍或麻竹筍,切成大塊,加入大量的豬五花肉(或蹄膀)、蒜頭,用醬油、米酒等長時間燜煮至入味。筍子吸飽了肉汁的甘醇,變得軟嫩鮮甜,豬肉則入口即化,鹹香下飯。這道新屋美食,完美演繹了客家人惜物的智慧。

推薦理由: 季節限定美味(尤其春夏季筍子最嫩),風味濃郁飽滿,超級下飯!是體驗道地客家風情的代表作。那筍子的鮮甜和豬油的香氣融合在一起,太犯規了。缺點就是… 熱量可能有點高,但美食當前管不了那麼多啦!

搭配建議: 就是配白飯!一碗絕對不夠。搭配清爽的福菜肉片湯或冬瓜蛤蜊湯解膩。

推薦店家: 許多客家小館都有,我個人喜歡「清香飲食店」(比較家庭式)或「水來青舍」(環境較古樸)的版本。點餐前可詢問是否當季。

地址:

清香飲食店:桃園市新屋區新生村三鄰55號 (近范姜老屋)

水來青舍:桃園市新屋區新華路一段 (近新屋市區)

價格區間: 約 NT$250 – NT$350 (大份,適合3-4人)。

DIY提示:

新鮮桂竹筍或麻竹筍切滾刀塊,汆燙去除澀味。

豬五花肉切塊煎炒出油,爆香蒜頭。

加入筍塊、醬油、米酒、冰糖、少許水淹過食材。

大火煮滾後轉小火,蓋鍋燜煮40分鐘至1小時直到筍入味軟嫩、肉質軟爛。

試味道調整鹹淡,最後可撒點蔥花。關鍵:耐心燜煮!

4. 仙草雞湯 – 養生又美味

名稱: 九斗村休閒農場 或 老地方客家菜 的仙草雞湯

特色與亮點: 這道湯品結合了客家菜的傳統和新屋在地農產(仙草)。選用特選放山雞或土雞,加入大量關西或新屋產的仙草乾,慢火熬煮多時。湯頭呈現深琥珀色,入口甘醇溫潤,帶有仙草特有的清香與回甘,完全沒有中藥的苦澀味。雞肉熬得軟嫩卻不爛,精華盡釋湯中。這款新屋美食,特別適合追求食補養生的朋友。

推薦理由: 風味獨特,溫和滋補,四季皆宜(冬天暖身,夏天退火)。湯頭甘甜順口,仙草香氣與雞湯的鮮美融合得天衣無縫。喝完身體暖暖的,很舒服。長輩尤其喜歡。

搭配建議: 非常百搭!配飯、麵線,或純粹當養生湯品喝都好。適合搭配較清爽的菜餚。

九斗村休閒農場: 以自家農場產物入菜,仙草雞湯是招牌。(地址:桃園市新屋區九斗里4鄰33號)

老地方客家菜: 在地老店,傳統客家菜式都有,仙草雞湯穩定好喝。(地址:桃園市新屋區中華路二段1285號)

價格區間: 約 NT$450 – NT$650 (半雞至全雞份量,適合4-6人)。

DIY提示:

土雞塊汆燙去血水雜質。仙草乾洗淨。

將雞塊、仙草乾放入大鍋中,加入足量清水(可加幾片薑、紅棗)。

大火煮滾後,撇去浮沫,轉小火蓋鍋慢燉至少1.5小時(燉越久湯越甘)。

最後加少許鹽調味即可。注意:仙草乾本身有淡淡甘味,鹽勿過多。

5. 水晶餃(客家三角圓) – QQ口感代表

名稱: 傳統市場內的水晶餃攤 (推薦「新屋第一公有零售市場」內的老攤)

特色與亮點: 新屋的客家水晶餃絕對是隱藏版美食!餃皮以地瓜粉為主,晶瑩剔透且非常Q彈有咬勁,帶點微微的甜味。內餡通常是簡單的豬絞肉(有的會加點香菇丁、蝦米提鮮),調味鹹香。通常煮成湯,搭配大骨熬的清湯和一點芹菜珠、油蔥酥。咬下去皮Q餡香,簡單卻令人回味。這款樸實的新屋美食,最能勾起在地人的童年回憶。

推薦理由: 皮的口感極佳,Q彈十足,是外面少見的真功夫。內餡簡單純粹,湯頭清爽不膩。是平價美味的庶民小吃代表。當早餐或點心都很棒。市場裡買生的回家自己煮也很方便。

搭配建議: 單吃一碗水晶餃湯就很有滿足感。喜歡重口味可以加點店家特製的辣椒醬或豆瓣醬。

推薦店家: 新屋第一公有零售市場內的水晶餃攤位 (通常早上營業,賣完即收,要找一下)。

地址: 桃園市新屋區中山路 (新屋區公所斜對面)

價格區間: 一碗湯約 NT$50 – NT$60。生水晶餃一斤約 NT$120 – NT$150(看大小)。

必點菜單: 水晶餃湯。

DIY提示:

買回生水晶餃。

鍋中水煮滾,放入水晶餃煮至浮起再滾約2分鐘(皮變透明)。

碗中放點油蔥酥、芹菜珠、少許鹽、白胡椒粉。

舀入滾燙的高湯(或煮水晶餃的湯),再放入煮好的水晶餃即可。簡單快速!

6. 石頭蚵 – 野性海味

名稱: 永安漁港附近堤防邊的「石頭蚵」小吃攤 (傍晚後較常見)

特色與亮點: 這是在地人才知道的極鮮美味!「石頭蚵」是一種黏附在潮間帶礁石上的野生小牡蠣,體型雖小,但鮮味濃縮度極高,帶著濃烈的海潮風味,口感飽滿。通常由漁民現採,攤販在路邊現烤現賣。吃法超豪邁:整袋連殼鋪在烤網上燒烤,殼微開後淋點蒜蓉醬油或直接吃原味。這種新屋美食,吃的就是那股原始奔放的海洋氣息。

推薦理由: 鮮度無敵!風味濃郁獨特,是體驗海岸線野味的絕佳方式。價格通常按袋計,非常實惠。邊吹海風邊吃現烤石頭蚵,是獨特的在地體驗。不過要提醒,味道真的很「海」,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那股野性。

搭配建議: 配冰啤酒或汽水一流!怕腥味重可多擠點檸檬汁。

推薦店家: 無固定店名,通常是永安漁港周邊(靠近北岸綠色隧道入口或南岸堤防)傍晚後出現的流動攤販。看到有人圍著烤網就對了!

地址: 永安漁港周邊(需自行尋找攤位)。

價格區間: 一袋約 NT$150 – NT$200 (份量不少)。

必點菜單: 現烤石頭蚵。

7. 西瓜綿煮魚 – 獨特酸香開胃

名稱: 當地海產店或客家餐廳的西瓜綿煮魚

特色與亮點: 這是結合濱海資源與客家醃漬智慧的一道菜。「西瓜綿」不是西瓜,而是指未成熟的小西瓜仔(或小黃瓜)經過鹽漬發酵而成的酸菜,帶著獨特的清新酸香。用來煮新鮮的海魚(如鱸魚、吳郭魚),湯頭酸中帶甘,非常開胃爽口,完美中和了魚的油脂感。西瓜綿本身脆口,提供不同口感層次。這道新屋美食,特別適合夏天沒胃口時品嚐。

推薦理由: 風味獨特清爽,酸香解膩,是其他地方較少見的特色料理。湯頭非常鮮美,讓人忍不住一直喝。適合喜歡嚐鮮的人。我個人超愛這種酸V酸V的滋味。

搭配建議: 非常適合當作一餐的開場湯品。搭配其他海鮮或口味較重的菜餚可以平衡味覺。

推薦店家: 「永安漁港」內的海鮮餐廳或新屋市區的「老地方客家菜」、「清香飲食店」通常都有供應。

價格區間: 約 NT$300 – NT$450 (看魚種大小)。

DIY提示:

新鮮魚處理乾淨切塊(或整尾)。西瓜綿洗淨略擠掉部分鹹酸水,切段。

爆香薑絲,放入魚塊略煎(或直接下鍋煮)。

加入足量水煮滾,放入西瓜綿。

中火煮約10-15分鐘,讓魚肉熟透、西瓜綿釋放味道。

試味道(西瓜綿有鹹度),通常不用再加鹽,可灑點胡椒粉。起鍋前放點蔥花或香菜。

8. 手工肉圓 – 在地下午茶首選

名稱: 新屋廟口肉圓 (或稱「新屋肉圓」)

特色與亮點: 位於新屋信仰中心旁的這家肉圓,是許多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下午茶點心。肉圓皮是關鍵,以米漿混合少許番薯粉製成,蒸熟後呈半透明,口感軟Q帶點微黏,跟彰化肉圓的脆皮完全不同風味。內餡是簡單的紅糟醃製豬後腿肉塊,紮實入味。淋上店家特調的米醬(鹹甜)、醬油膏、蒜泥,最後撒點香菜。簡單的古早味卻魅力無窮。這款新屋美食,是新屋人共同的味蕾記憶。

推薦理由: 皮Q肉香,醬料搭配得剛剛好,鹹甜交織。紅糟肉的香氣很讚。價格便宜,一顆就能解饞。下午時段來一顆,配碗四神湯或貢丸湯,完美!

搭配建議: 絕對要配一碗四神湯或綜合湯(貢丸湯),絕配!

推薦店家: 新屋廟口肉圓(沒有顯眼招牌,認廟旁人潮就沒錯)

地址: 桃園市新屋區中山路(新屋天后宮旁)

價格區間: 肉圓一顆 NT$35,湯品 NT$30 – NT$45。

必點菜單: 肉圓、四神湯、綜合湯。

9. 綠豆沙牛乳 – 透心涼古早味

名稱: 新屋夜市或市區的「古早味綠豆沙牛乳」攤車

特色與亮點: 在炎熱的天氣下探索新屋美食,一杯冰涼的綠豆沙牛乳是救贖!新屋有幾攤堅持古法製作的攤車。將綠豆熬煮得綿密鬆軟,加入適量的糖和水打成細緻的冰沙,最後倒入香醇的鮮奶(或保久乳)。口感綿密滑順,綠豆香與奶香交融,甜度通常不會過高,非常消暑解渴。真材實料,喝得到綠豆顆粒感。

推薦理由: 真材實料,綠豆香濃郁,牛奶增加滑順感,甜度適中不膩。是夏天對抗酷暑的必備良伴。價格實惠,CP值高。比很多連鎖飲料店的好喝多了!缺點:天氣冷可能比較少見。

搭配建議: 搭配任何小吃都很合適,特別是油炸類或口味較重的食物(如肉圓、蚵嗲)。

推薦店家: 無固定店名,新屋市區中山路(近市場、廟口)或傍晚後的夜市常可見流動攤車。認那種看起來很傳統、用大果汁機現打的攤子。

價格區間: 一杯約 NT$50 – NT$60。

DIY提示:

綠豆洗淨泡水數小時,加水煮至軟爛開花(可用電鍋)。

將煮熟的綠豆瀝掉多餘水份(留一些),加入適量砂糖或二砂(依喜好)。

放入果汁機中,加入冰塊和少量牛奶(或水),打成綿密冰沙狀。

倒入杯中,再淋上少許鮮奶即可。關鍵:綠豆要煮夠軟!

10. 菜包(客家艾粄) – 節慶米食經典

名稱: 傳統市場或糕餅店的客家菜包 (推薦找市場內的「阿婆菜包」)

特色與亮點: 客家菜包是米食文化的代表。外皮通常使用糯米糰,有些會加入艾草汁做成青草香的「艾粄」,呈現淡綠色。內餡主要分兩種:鹹的是爆香過的蘿蔔絲乾(菜脯)、豆乾丁、絞肉、蝦米等,鹹香豐富;甜的是花生粉或紅豆沙。蒸熟後外皮Q軟,內餡香味撲鼻,是重要節慶(如冬至、過年)或日常點心。這款新屋美食,蘊藏著濃濃的客家情懷。

推薦理由: 外Q內香,鹹口味層次豐富,非常飽足。艾草粄版本帶有特殊清香,風味更佳。是新屋在地生活的日常風景。當伴手禮或自家品嚐都很棒。早上蒸一顆當早餐很滿足。

搭配建議: 單吃就很有滋味。配杯熱茶或無糖豆漿更佳。

推薦店家: 新屋第一公有零售市場內的糕粿攤位 (找有賣各種粿的攤子,通常早上較多選擇)。

地址: 桃園市新屋區中山路 (新屋區公所斜對面)

價格區間: 一顆約 NT$30 – NT$35。

DIY提示 (鹹餡版):

外皮: 糯米粉加溫水揉成團(若要綠色,取新鮮艾草葉汆燙後打成汁加入)。

內餡: 蘿蔔絲乾泡軟擠乾切碎;豆乾切小丁;豬絞肉炒香。爆香蝦米、紅蔥頭,放入蘿蔔絲、豆乾丁炒香,加入絞肉、醬油、白胡椒粉、少許糖調味炒勻放涼。

包製: 取糯米團壓扁包入餡料,收口捏緊成圓形或桃形(傳統)。

蒸煮: 底部墊香蕉葉或烘焙紙,水滾後入鍋蒸約15分鐘至熟透即可。

新屋美食探訪小總結 & 實用資訊表

這次的新屋美食之旅真的收穫滿滿!從澎湃的海鮮熱炒到樸實的市場小吃,從濃郁的客家風味到清新的古早味飲品,每一口都讓我感受到在地的熱情與真材實料。要我說新屋美食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份「不刻意」卻「很實在」的滋味。沒有過度包裝,只有紮紮實實的好味道。

為了方便大家規劃自己的新屋美食地圖,我整理了一份重點資訊表,包含這次介紹的10種美味,方便快速查詢:

美食名稱 類型 / 亮點 推薦店家/地點 價格區間 (約) 最佳時機/備註
永安漁港現流海鮮 海鮮熱炒 / 現撈現煮超新鮮 永安漁市場內 (阿嬤ㄟ店/永順) 熱炒$200-$450
魚類時價
午餐、晚餐
先問價
信宏鵝肉 (煙燻) 肉類 / 老店煙燻香氣足 信宏鵝肉老店 鵝肉時價($350+/份)
麵類$50-$80
午餐、晚餐
必點煙燻
客家燜筍 客家菜 / 季節限定濃郁下飯 清香飲食店/水來青舍 $250-$350 (大份) 春夏季
超下飯!
仙草雞湯 湯品 / 養生甘甜溫潤 九斗村農場/老地方客家菜 $450-$650 (半雞-全雞) 四季皆宜
多人分享
水晶餃湯 小吃 / 皮超Q彈 新屋第一市場內攤位 一碗$50-$60
生餃$120-$150/斤
早餐、點心
早點去市場
石頭蚵 海鮮小吃 / 野味濃厚現烤 永安漁港周邊流動攤 一袋$150-$200 傍晚後
味道較強烈
西瓜綿煮魚 特色湯品 / 酸香開胃 永安海鮮餐廳/老地方 $300-$450 (看魚) 夏天開胃
風味獨特
新屋廟口肉圓 小吃 / 古早味紅糟肉Q皮 新屋天后宮旁 一顆$35
湯$30-$45
下午茶
配四神湯
古早味綠豆沙牛乳 飲品 / 真材實料透心涼 市區/夜市流動攤車 一杯$50-$60 夏季消暑神器
找現打攤
客家菜包 (艾粄) 米食點心 / 鹹香飽足 新屋第一市場內攤位 一顆$30-$35 早餐、點心
買艾草版!

個人真心話時間: 老實說,這次踩點的過程中,也不是每家都完美。有些海鮮餐廳價格確實有點飄(大家都知道漁港嘛…),點菜前問清楚很重要。像是石頭蚵,那種濃烈的海味有些人可能會皺眉頭(我朋友就完全不敢吃),但愛的人就愛死。廟口肉圓的醬料偏甜,吃不慣南部甜口味的人可能要想一下。至於鵝肉,信宏真的好吃,但用餐環境就很普通,就是典型老店樣子,追求氣氛的這裡可能不適合。但整體而言,新屋美食給我的感覺就是「真誠實在」,不用花俏,東西好就有人買單,這種態度我很欣賞。最後再提一次,新屋美食的精髓,藏在市場裡、巷弄中,還有漁港邊的風聲裡,多走走多問問在地人,總會有意外的收穫。

Q&A:關於新屋美食的常見疑問

這邊整理幾個我自己在出發前,或是在跟朋友聊新屋美食時常遇到的問題,提供我的經驗分享:

Q1:去新屋吃美食,交通方便嗎?一定要開車嗎?

A1: 坦白說,新屋的景點和美食點相對分散,大眾運輸確實沒有台北市那麼密集方便。永安漁港、九斗村農場、范姜老屋群這些點之間有點距離,公車班次也不算多。我自己強烈建議開車或騎機車會是最方便的選擇! 機動性高很多,才能深入巷弄市場和漁港周邊。如果真的只能依靠大眾運輸,可能要鎖定單一區域(例如專攻永安漁港吃海鮮 + 騎腳踏車逛綠色隧道;或是專攻新屋市區吃鵝肉、肉圓、水晶餃、找菜包),並查好公車時刻表(桃園客運有路線到新屋市區和永安)。不然時間會花很多在等車和轉乘上,比較掃興。

Q2:新屋的美食,有沒有特別推薦的季節?

A2: 新屋美食其實四季都有亮點!

海鮮類: 原則上全年都有,但不同魚種有盛產期(例如秋天螃蟹肥美,冬天烏魚子)。石頭蚵則要看潮汐和採收狀況,通常春夏季較常見攤販。重點是天氣好去漁港,吃起來更舒服。

客家燜筍: 強烈推薦春末夏初(約4-7月)! 這時候的竹筍(桂竹筍、麻竹筍)最幼嫩,做出來的燜筍口感最好,是季節限定美味。過了產季,店家可能就用冷凍筍或筍乾替代,風味差很多。

仙草雞、鵝肉、肉圓、小吃類: 這些一年四季都吃得到,不受季節影響。冬天喝仙草雞暖身,夏天喝也很退火(溫的或請店家做涼補?通常熱的為主)。

綠豆沙: 當然是盛夏最對時!透心涼。

總結:想嘗鮮客家燜筍選春夏季;想吃特定海鮮查一下當令魚種;其他經典款隨時可吃。

Q3:除了這次介紹的10樣,新屋還有什麼在地人隱藏版美食嗎?

A3: 當然有!每次去總能發現驚喜:

市場裡的油飯/米糕: 新屋第一市場早上有些攤位賣的傳統油飯或米糕,米粒Q彈香氣足,配料簡單但美味,是很多在地人的早餐選擇。配一碗肉羹湯更棒。

古早味麵店: 市區巷弄裡藏著一些只賣早午餐的傳統麵店,賣乾麵、湯麵、餛飩湯、黑白切等。湯頭通常是大骨熬的,簡單樸實卻很耐吃,價格非常親民。這種店通常沒有顯眼招牌,靠在地人口碑。多繞繞或開口問問附近居民。

農場體驗 & 農產: 新屋有許多休閒農場(像九斗村、蓮荷園),有時會提供季節性的農家菜或DIY體驗(例如控窯、採摘),用當地新鮮食材做的料理風味很自然。像菱角、蓮子相關的料理在產季也是特色。

黃豆製品: 新屋有種植黃豆,有些小農或店家會自製豆漿、豆腐、豆花,豆香濃郁,口感紮實,跟都市裡吃到的很不一樣。

想挖寶?早上走一趟新屋第一公有零售市場,絕對是發現隱藏版新屋美食的絕佳地點!跟著買菜的阿公阿嬤排隊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