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羊鸚鵡全攻略:紐西蘭高山鸚鵡生態與相遇守則

第一次聽到啄羊鸚鵡這種生物的名字,你可能會愣一下。羊?鸚鵡?這兩種東西怎麼會扯在一起?我當初也是這樣想的,直到在紐西蘭南島的庫克山腳下,親眼看到一隻灰綠色的鸚鵡用牠那彎曲的喙熟練地撬開遊客的車門橡膠條,整顆頭鑽進車窗縫裏翻找食物,才真正理解「高山流氓」這綽號可不是白叫的。

啄羊鸚鵡到底是什麼來頭?

啄羊鸚鵡(學名:Nestor notabilis),紐西蘭南島高山地區的特有種,全世界只有這裡看得見。牠們體長將近50公分,渾身橄欖綠羽毛,翅膀底下那抹亮眼的橘紅色,飛起來的時候特別顯眼。最特別的是那張臉,圓溜溜的眼睛配上彎刀一樣的上喙,看起來像永遠在打什麼壞主意。

為什麼叫牠們「啄羊鸚鵡」?這名字其實有點黑歷史。早期歐洲移民發現這些鸚鵡會停在綿羊背上,用強有力的喙啄食羊皮下的脂肪(甚至肌肉),受傷的羊可能因此感染死亡。雖然現代研究指出這種行為可能只是少數個案,或是啄食早已死亡的羊隻,但「啄羊」的名號就這樣傳開了。

講真,我問過紐西蘭當地的生態導遊,他說現在看到啄羊鸚鵡攻擊活羊的機率極低,牠們更熱衷於⋯⋯嗯,攻擊遊客的行李和汽車。

棲息地與分布範圍

別指望在奧克蘭或基督城市區看到牠們!啄羊鸚鵡是典型的高山鳥類,活動範圍集中在南島海拔600公尺以上的山區。你最容易遇到牠們的幾個熱點:

地點名稱 區域 遇見啄羊鸚鵡的機率 最佳季節
亞瑟山口國家公園 (Arthur's Pass National Park) 坎特伯雷 極高 (尤其停車場、步道口) 全年 (夏季更多)
庫克山國家公園 (Aoraki/Mount Cook National Park) 坎特伯雷 高 (胡克谷步道起點、隱士旅館附近) 春、夏、秋
峽灣國家公園 (Fiordland National Park) 峽灣地區 中高 (米佛步道、公路沿線休息站) 夏季
西海岸冰川地區 (Franz Josef / Fox Glacier) 西海岸 中等 (冰川停車場、短步道) 全年 (天氣好時)

為什麼啄羊鸚鵡這麼「流氓」?牠們的行為解密

拜託,千萬別被那些可愛的鸚鵡照片騙了!啄羊鸚鵡可能是地球上好奇心最重、最不怕人(甚至可以說最厚臉皮)的鳥類之一。牠們的大腦與身體比例在鳥類中名列前茅,聰明得很。

牠們究竟想幹嘛?

  • 不是餓,是好奇! 研究顯示牠們破壞東西(雨刷、車窗膠條、背包、帳篷)常常不是為了食物,純粹是想「探索」這玩意能不能吃、怎麼運作。牠們的探索行為超乎想像!
  • 學習能力超強。 如果一隻啄羊鸚鵡學會了打開某種背包的拉鍊或車門把,不用幾天,整個區域的同伴都會這項技能。簡直是鳥界的Hacker。
  • 記性超級好。 牠們認得哪種車型最容易得手(例如有明顯食物氣味的休旅車),哪個停車位常停著粗心的遊客。上次在庫克山停車場,眼睜睜看一隻啄羊鸚鵡精準地挑中一輛露營車,熟練地啄開車頂通風口的網子鑽進去…

台灣遊客必看:如何安全「與啄羊鸚鵡相遇」的實戰攻略

來紐西蘭旅遊,沒看到啄羊鸚鵡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但不想車子或行李遭殃?以下是我親身經歷(加上慘痛教訓)整理出的重點:

行前準備與裝備

物品 必要性 原因與注意事項 個人慘痛經驗談
堅固的背包 (無外掛網袋) ★★★★★ 牠們能輕易撕破網袋、咬斷背帶!選布料厚實、拉鍊隱藏或有額外扣具的款式。 我的輕量登山包側邊水壺網袋被整個扯爛,水壺差點飛下山谷。
隨身小包 / 腰包 ★★★★ 重要證件、現金、車鑰匙隨時貼身攜帶,別放大背包。 朋友在拍照時,整隻啄羊鸚鵡把頭埋進他放在地上的大背包翻找…
車窗遮陽擋 (銀色反光那種) ★★★★ 避免牠們看到車內物品引發好奇心,也能降溫。 沒用的車窗膠條被啄得慘不忍睹,維修費夠吃好幾頓大餐!
垃圾袋 / 密封食物袋 ★★★★★ 所有食物殘渣、有味道的包裝(即使空了)都密封帶走!氣味是最大誘因。 一片忘了丟的餅乾包裝紙,換來雨刷被折彎…
望遠鏡 / 長焦鏡頭 ★★★ 保持距離觀察與拍攝最安全,也最不打擾牠們。 靠太近牠可能會飛來「檢查」你的相機,鏡頭很危險!

現場觀察守則 (這幾點超重要!)

  • 絕對!不要!餵食! 這是重中之重。餵食違法(紐西蘭國家公園法規可罰款),更會讓牠們喪失野外覓食能力,依賴人類食物(通常不健康),並加劇破壞行為。親眼看過遊客餵食後,一群啄羊鸚鵡立刻圍攻另一台車的景象,嚇得車主尖叫。
  • 保持距離欣賞。 建議至少5公尺以上。牠們若主動靠近,請克制興奮情緒,安靜後退或站著不動。揮手驅趕或大叫有時反而激起牠們的挑戰慾。
  • 裝備隨時在視線內。 坐下休息時,背包夾在兩腿之間或抱在胸前。即使只是轉身拍個照,啄羊鸚鵡可能已經在開你背包拉鍊了。牠們動作快得嚇人。
  • 停車時清空「舞台」。 車內座位、儀表板、後車廂「看起來」不能有任何吸引牠們的物品(食物、地圖、亮晶晶的包裝、甚至一個塑膠袋)。窗戶緊閉,天窗關好。
  • 露營更要加倍小心。 帳篷拉鍊務必拉到底(牠們會從縫隙啄開),食物絕對不能放帳篷內!使用營地的專用食物儲藏櫃。

啄羊鸚鵡的生存危機:牠們其實需要幫助

別看牠們膽大包天又聰明,啄羊鸚鵡在IUCN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易危」(Vulnerable)。數量估計只有3000到7000隻左右,而且面臨嚴重威脅:

  • 棲地減少與破碎化。 人類開發、道路建設切割了牠們的活動範圍。
  • 引進的掠食者。 鼬、老鼠、貓、負鼠等會攻擊牠們的巢穴(尤其在地面或低矮樹洞築的巢)和幼鳥。這點跟紐西蘭許多特有鳥類的困境一樣。
  • 意外死亡。 車禍是成年啄羊鸚鵡的主要死因之一。牠們常在公路附近活動,找尋路殺動物或遊客留下的食物。
  • 氣候變遷。 高山環境變化劇烈,影響牠們的主要食物來源(例如山毛榉樹的果實)。大雪年份死亡率會飆升。

紐西蘭保育部(DOC)投入大量資源研究與保護啄羊鸚鵡,包括:

  • 大規模的掠食者控制計畫(如使用陷阱、毒餌)。
  • 監測族群數量與健康狀況。
  • 遊客教育宣導(就是我們在做的!)。
  • 偶爾進行人工飼育與野放(針對極端氣候下受困的幼鳥)。

DOC有個有趣的計畫:在啄羊鸚鵡熱點提供專用的「啄羊鸚鵡遊樂場」!擺放各種安全的、可破壞的物件(木頭、繩子、盒子),讓牠們發洩旺盛的好奇心和精力,減少牠們去破壞遊客的財產。我覺得這點子很聰明。

關於啄羊鸚鵡,大家最常問的10個問題

啄羊鸚鵡真的會攻擊人嗎?

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但牠們非常不怕人,可能飛到你頭上、肩上或背包上,用牠們強有力的喙「探索」你的帽子、拉鍊、耳環、頭髮。這個過程可能導致意外刮傷或疼痛。牠們是野生動物,保持距離最安全。

被啄羊鸚鵡咬到或抓傷怎麼辦?

盡快用清水和肥皂徹底清洗傷口,並使用消毒藥水。啄羊鸚鵡的喙和爪子可能帶有細菌。如果傷口較深或紅腫,建議就醫檢查。

牠們的叫聲好聽嗎?

呃…老實說,跟你想像中美麗的鸚鵡叫聲差很多!啄羊鸚鵡的叫聲通常是沙啞、刺耳的「kee-aaarr」聲,或是低沉的「kraaa」聲。在寂靜的山谷裡聽到,可能會嚇一跳,感覺像烏鴉和鴨子的混合體。

冬天山上積雪,啄羊鸚鵡怎麼辦?

牠們適應能力很強。冬季牠們會遷徙到海拔較低的森林或山谷避寒覓食。大雪過後,牠們甚至會利用雪崩路徑下山,節省體力。別擔心牠們會凍死,厚實的羽毛是天然的禦寒衣。

哪裡「保證」能看到啄羊鸚鵡?

沒有「保證」這回事!牠們是野生動物,活動範圍大且隨性。但根據經驗和DOC資料,亞瑟山口國家公園的遊客中心停車場庫克山村的隱士旅館停車場周邊遇到的機率最高,尤其是上午9-11點和下午3-5點牠們比較活躍的時間。但請記住,這是牠們的家,我們是訪客。

啄羊鸚鵡可以當寵物養嗎?

絕對不行!首先,牠們是紐西蘭特有保護物種,捕捉或飼養完全違法,刑責很重。其次,牠們是聰明絕頂的高山鳥類,需要巨大空間、複雜的環境刺激和高度社交,人類家庭根本無法提供。圈養對牠們是極大的折磨。愛牠就請在野外尊重牠們。

牠們吃什麼?

野外食性非常多元!包括:

  • 植物性食物: 山毛榉樹葉芽、花、果實(尤其是堅果)、樹根、樹皮。
  • 動物性食物: 昆蟲(尤其是樹皮下的蠐螬)、蟲蛹、腐肉(牠們是重要的清道夫)。
  • 特殊食物: 在某些地區會吃特定高山植物的花蜜。

牠們強壯的喙簡直是萬能工具。

啄羊鸚鵡能活多久?

野外平均壽命約14年左右,但面臨掠食者和意外威脅。在良好的飼養環境下(例如動物園或保育中心),有記錄活到超過20年。這在鸚鵡中算是中等壽命。

為什麼牠們特別愛啃橡膠(雨刷、窗膠條)?

這是個謎!理論有幾個:可能是橡膠的質感或氣味類似牠們在野外喜歡啃的某種樹脂或植物纖維;也可能純粹是因為橡膠「有嚼勁」,滿足牠們磨喙和探索的需求;甚至有人推測橡膠中的某種成分對牠們有益。DOC認為這是一種「探索性行為」的延伸。總之,對車主來說是場災難。

看到受傷的啄羊鸚鵡該怎麼辦?

不要自行處理!

  1. 保持距離,避免驚嚇牠。
  2. 立即撥打紐西蘭保育部(DOC)的24小時緊急熱線:0800 DOC HOT (0800 362 468)
  3. 清楚告知地點(最好有GPS座標)、鳥的狀況(哪裡受傷、能否飛行)、你的聯絡方式。
  4. 如果可能且安全,在遠處觀察牠的動向,直到DOC人員抵達,但絕對不要嘗試捕捉或餵食!

親身體驗後的真心話

說實在的,第一次在庫克山遇到啄羊鸚鵡翻我朋友的背包,當下只覺得這鳥也太囂張、太煩人了。但後來在亞瑟山口的山坡上,靜靜觀察一群啄羊鸚鵡在雪地裡用喙和爪子熟練地翻開石頭找蟲子吃,互相用獨特的聲音溝通,甚至為了搶一塊苔蘚打鬧,突然有點佩服這種鳥的生命力。牠們在這麼嚴酷的高山環境裡,靠著無比的聰明和適應力活下來。

紐西蘭DOC的標語說得很好:「保護牠們,就是保護牠們『做自己』的權利。」我們來牠們的家作客,遵守規則,不打擾,不餵食,把垃圾帶走(特別是食物殘渣!),就是對這些獨特又調皮的高山居民最好的支持。希望下次你去紐西蘭南島時,也有機會在正確的距離下,好好欣賞這些聰明絕頂的「高山流氓」——啄羊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