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種類飼養全攻略:台灣選購指南與成本真相

那天在鳥店看到有人想買非洲灰鸚鵡,店家居然說"這種很好養啦,給牠吃種子就好"。我實在忍不住插嘴:"牠需要核桃和蔬果補充營養,不然羽色會變差"。說真的,選鸚鵡種類最忌諱亂聽推薦,我養死過兩隻玄鳳才學會看飼養難度表。

全台鸚鵡迷超過50萬人,但至少三成選錯種類。有人買了金剛鸚鵡才發現公寓根本禁不起牠的叫聲,有人以為虎皮鸚鵡很安靜結果被鄰居投訴。這篇就是幫你避免這些悲劇。

鸚鵡種類基礎知識

每次走進鳥店就看到幾十種鸚鵡擠在籠子裡,該怎麼選?先搞懂基本分類:

體型分類最實際

分類體長體重壽命噪音值
小型鸚鵡15-25cm30-60克10-15年★☆☆☆☆
中型鸚鵡26-35cm80-150克15-30年★★★☆☆
大型鸚鵡36-100cm400-1500克30-80年★★★★★

上周才幫新手朋友處理折衷鸚鵡(中型),他以為小型鳥結果買到中型,籠子太小導致羽毛自啄。體型決定所有飼養基礎,包括籠子尺寸和破壞力。

法律注意! 台灣禁止飼養華盛頓公約一級保育類,包括藍黃金剛、紅金剛等大型種類。買到非法鸚鵡可能被罰30萬,還會被沒收。

鸚鵡種類性格排行榜

別被網路萌照騙了,每種鸚鵡性格差異超大:

  • 親人冠軍: 塞內加爾鸚鵡(中型)黏人程度像小狗
  • 安靜首選: 橫斑鸚鵡(小型)叫聲比冷氣運轉還小
  • 說話天才: 非洲灰鸚鵡(中型)詞彙量可達2000字
  • 破壞魔王: 亞馬遜鸚鵡(大型)能咬斷鉛筆粗的樹枝

我家養的月輪鸚鵡就是典型"看似可愛實則暴躁",手上還留著牠給的紀念咬痕。買鸚鵡種類前務必試互動!

十大熱門鸚鵡種類實測分析

虎皮鸚鵡(小型)

鳥店最常見種類,但別小看牠:

  • 價格: NT$300-1,500(特殊品系更貴)
  • 空間需求: 最小籠長45公分
  • 優點: 飼養成本低(每月約NT$200)、可群養
  • 缺點: 叫聲尖銳、部分個體抗拒互動

看到網路說"最適合新手"就買了五隻,結果每天清晨五點開始大合唱,鄰居貼紙條抗議。後來才知道單養公鳥比較安靜。

玄鳳鸚鵡(小型)

呆毛是最大特色,但健康問題多:

我養死過兩隻玄鳳,獸醫說品種容易有先天肝病。後來改養月輪就沒再出事,選種類真的要考慮體質。
項目內容
飲食禁忌絕對不能吃酪梨、巧克力、咖啡因
常見疾病脂肪瘤、呼吸道感染(占診療案例40%)
特殊需求需定期檢查肝指數(約NT$800/次)

非洲灰鸚鵡(中型)

號稱最聰明種類,飼養難度卻超高:

  • 驚人智商: 能理解"顏色"、"形狀"等抽象概念
  • 隱藏成本: 專用飼料每月NT$1,200起,還要買堅果玩具
  • 情緒問題: 容易因無聊拔羽毛,需每日互動3小時+

朋友家的灰鸚會學微波爐"叮"聲,害他們半夜衝廚房。這種鸚鵡種類太聰明反而難搞。

折衷鸚鵡(中型)

公母羽色完全不同:

公鳥母鳥
顏色亮綠色鮮紅色
性格溫和穩重強勢霸道
特殊需求需高維生素A食物繁殖期攻擊性強

在救助站看過被母折衷咬到見血的案例,想養這種鸚鵡種類建議先接觸成鳥。

太陽錐尾鸚鵡(中型)

彩虹羽毛的代價:

  • 優點: 互動性強、可學會10種指令
  • 致命缺點: 叫聲達90分貝(等同電鑽)
  • 適合環境: 獨棟房屋>公寓>大樓套房

曾經租屋處隔壁養太陽鸚鵡,每天叫聲讓我神經衰弱。這種鸚鵡種類再可愛也別住集合住宅養!

鸚鵡種類選擇指南

時間成本試算表

養鸚鵡比養狗還費時:

種類每日清潔互動需求放飛時間
小型15分鐘1小時可免
中型25分鐘2小時30分鐘
大型40分鐘+3小時+1小時+

我養凱克鸚鵡時每天5:30起床陪玩,比上班還累。別被幼鳥萌樣騙了,成年後需求只增不減。

各縣市飼養規範

台北市規定:大型鸚鵡需登記,叫聲超過晚間10點可罰NT$6,000。高雄某社區直接禁養體長超35cm種類,買鳥前先問管委會!

常見爭議種類:

  • 絕對合法: 虎皮、玄鳳、愛情鳥等小型
  • 需查證: 折衷、賈丁氏(部分屬保育亞種)
  • 高風險: 金剛、巴丹(多數為非法輸入)

鸚鵡種類Q&A

台灣最多人養的鸚鵡種類是什麼? 虎皮鸚鵡佔寵物鳥市場45%,但近年玄鳳鸚鵡因社群曝光度增加快速上升。 哪種鸚鵡種類最安靜? 橫斑鸚鵡公認最安靜,叫聲像蚊子嗡嗡聲。但別養到神經質個體。 鸚鵡種類會影響醫療費嗎? 大型鸚鵡麻醉風險高,結紮手術NT$15,000起。灰鸚鵡易患羽蝨,治療費每次NT$2,500。 想教說話該選哪種? 中型鸚鵡種類較適合:非洲灰鸚(學習力強)、月輪(發音清晰)、小太陽(互動性高)。

飼養成本真相揭露

鳥店老闆不會告訴你的事:

  • 隱形開銷1: 大型鸚鵡專用籠NT$8,000起(不鏽鋼材質)
  • 隱形開銷2: 破壞之王亞馬遜鸚鵡,每月玩具支出NT$600+
  • 醫療準備金: 建議每月存NT$500(X光檢查單次就NT$1,200)
養金太陽三年花了NT$87,000(含兩次手術),比養柴犬還貴。寵物保險又不保鳥類,現金流很重要。

不同鸚鵡種類的年度花費比較:

種類飼料玩具醫療總計
虎皮鸚鵡NT$2,400NT$800NT$1,500NT$4,700
塞內加爾NT$6,000NT$2,400NT$3,000NT$11,400
藍頂亞馬遜NT$14,400NT$7,200NT$6,000NT$27,600

最後的真心建議

看完這麼多鸚鵡種類分析,我的血淚建議是:去收容所當志工再決定。台灣鳥類救援協會每月新增30隻被棄養鸚鵡,多數因叫聲或破壞家具。

親身經歷:照顧過被剪羽的藍冠錐尾,因前主人嫌牠太吵。翅膀殘缺飛不起來的樣子,比任何勸說都震撼。選鸚鵡種類不是挑商品,是承擔十幾年責任。

領養管道: 台灣鳥寶救援團(FB社團)、各縣市動物保護處都有鸚鵡待領養。領養前需家訪評估環境。

真要買的話,請確認店家出示《動物來源證明》。去年破獲的非法繁殖場,三百隻鸚鵡擠在鐵籠裡生病等死。別讓可愛背後藏著殘酷。

無論選擇哪種鸚鵡種類,記住牠不是裝飾品。我家的月輪雖然愛咬人,但每天回家牠喊"歡迎回來"時,所有抓痕都值得了。